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2) (第4/6页)
但在当时国内国民政府的部队中,也不算是差的。拥有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奉天兵工厂,东北军的装备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完成了从进口到自制的过程,火力更是得到了显著的加强。 直接导致早期关东军在满洲没有安全感。 加上长城抗战,关东军和国军互有损失,但是对于日本来说,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华北自治’。却得到了察哈尔长城以北荒漠,和热河。这两个地方,地广人稀,就是有地也无人耕种。 更别说挖矿了,热河倒是有几个规模不大的煤矿,但关东军坐拥东山省,还看不上这些地方。 回到东北的关东军主力,只能加紧经营满洲。 而在这之前,最刻不容缓的就是,消除内部隐患。抗联自然是关东军的眼中钉rou中刺,必须要消灭的;但还有一个隐患也提上了关东军的日程,就是皇协军的编制太大,在33年整个满洲国内,竟然比日军还要多出5万人。 这对于日军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抓军队控制,这是关东军在长城之战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此政策下,在满洲和关东军公治的那些投诚军政大员们的实力,下落的非常明显。就拿控制着滨江、三江、牡丹江、东安四省的实力派于琛澂来说,手下最多的时候,拥有满员的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加上司令部直属部队,总兵力超过5万,可以说,整个满洲,这实力也是独一份。 可才几年光景,于琛澂手下的兵力就缩水了七成,现在一万五的兵力,都不见得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