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五三章 大时代,大背景 (第2/6页)
是很快,眼光卓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发现,日本海军虽然在太平洋上可以称雄,但陆军却并没有显示出一个列强应有的实力,最大的原因是在数量上的差距,相比苏联的庞大陆军数量,德国在完成全部总动员之后,兵力也会超过700万。 而日本呢? 自从37年在中日全面开展之后,在百年的时间内,军队数量迅速从40万扩编到100万。但之后的两年时间,陆军数量总是维持在每年新增20万的这个限额之下,这就说明,日本的陆军训练新兵的方法是很成问题的。 实际上,即便具备空中优势,和火炮的数量优势。 日军陆军也经常在相对于装备差不多,火炮数量不如日军的中国军队面前吃瘪。 这就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日本的陆军的战斗力被潜意识的估高了。实际上,其战斗力远远不如英法所估计的那样,和苏联相当。就陆军的战斗力来说,中日之间,在小部队作战中,一旦碰上中国军队中训练出色的部队,日军根本就占不到任何便宜。 比方说,张自忠的59军,装备落后于日军很多,但是两军交战的结果,伤亡几乎持平。 渐渐的,连苏联也开始承认,中国军队并不是像想象的那么弱小。 而欧洲的巨变,已经让苏联人异常的警觉,并单方面断绝和中国的武器贸易。这而就给缺乏军工业的中国抗战增加更大的困难。而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是绝对不能倒下的。就像是英国之印度,如果英国没有印度,丘吉尔也不会有底气在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