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零章 点将(下) (第5/7页)
是过去的事,但实际上,他是想用过去的例子,解释现阶段东北和新成立的牡丹江军区的状况。 周保中眼前一亮:“老章,你是否想说,现阶段,军区最好把主要精力放在训练主力部队的作战能力上,为根据地建设保驾护航。” “对,但是我们也要抓民兵的训练。成立县大队,区小队,等各种形式的游击部队,这些才是保护老百姓的最后保障。而主力部队,主要对上进犯的日伪军。”章武强抬头看向周保中,不卑不亢的说着。 “主力,地方,民兵,阶梯设置的征兵机制,对于扩大部队很有成效。两年前,跟着老团长去山西八路军根据地学习,很受启发。”郑兴国感慨着,当初跟着罗战,去学习根据地建设的经验,40军从抗战主战场撤离,要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设立地方武装。 但对于,如何在严峻的抗日局势下,发展部队,扩大部队,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显然山西战场给了40军最好的参考意见。 40军军长,政委签署的命令中,40军一半以上的主力团长,在战役的间歇期,乘着部队休整的机会,进入山西,学习在八路军在当地建立根据地的经验,以保证40军能在开辟根据地后,少走弯路。 而从独立团扩编而来的独立旅,罗战这个旅长也知道,一旦开辟根据地,独立旅也将从野战部队中脱离,成为根据地的保护力量。 “八路军根据地的建设很成功,这要归功于大量政工干部在地方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结果。游击队,地方县大队,军分区的独立团,这些编制的部队都不大,但就像是汇聚成的大江大河的涓涓细流一样,不可或缺。举个例子,129师在38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