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仓促应战的晋绥军 (第5/7页)

何况有八路军在山西,阎锡山自然不会和我们翻脸。但是,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在外线进行军事行动,来支援中央军、晋绥军主力在忻口、太原等地和日军的会战。”

    曾一阳很想知道,如果40军突然转变战斗方式,转而使用游击战,在太行山中路,频频袭击日军,是否会让干部们接受。

    很久以来,40军一直担任的主攻的任务,打的都是大仗,尤其是保定攻城战,更是史无前例的大仗。光外围配合的部队就不下十万,整个战役后,40军的战士、干部都大呼过瘾。

    如果让他们去伏击一个日军中队,路上埋几个地雷,摸掉个鬼子的小据点,这种小仗是否能够打的好,需要当地的老百姓的支持,还有就是灵活运用战术。

    “横跨整个河北山西的太行山,在不久的将来,必然成为日军东线部队的交通补给线。尤其是正太路,从保定到太原,几百公里的路线,都是铁路,日军必然不会放弃这样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而保定道太原的公路线,也是日军的进攻重点。”

    “将来日军势必是正面牵制,侧面迂回的战术,来逼迫阎锡山在最后不利的情况下,签订城下之盟。这个城就是太原。所以,晋绥军也好,日军也好,他们最后的目的就是太原。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日军左侧攻击路线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一点地处太行山中部,山多,路少,适合打游击战、伏击战,大规模作尽量要避免。”

    “但是,我军对于游击作战的经验并不多……”

    正当曾一阳为部队的对作战意图的领会而担心的时候,陈光笑道:“军长,你忘了,我们当年在西北剿匪,可都是用的这些战术。打伏击,诱敌深入,围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