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 (第7/7页)
曾一阳,他就觉得是一个大敌。 薛岳虽然不说是谁,但程潜听出来了,是曾一阳。 “曾将军是个很不错的后辈,而且为人豁达,少年才俊啊!”程潜一听曾一阳的名头,顿时有了精神,忍不住夸了几句。 一战区川军和东北军的部队,多少买一点程潜的面子,都是曾一阳从中撮合。 有心无兵的程潜像是个心脏病人,发病时吃了颗速效保心丸,顿时安心了不少。 曾一阳的发家都是靠打鬼子,从曾一阳带着40军一部主力,渡过运河,就能看出,曾一阳早就防着日军渡河这一手。关键是,台儿庄之后,国军是否北进才是问题。 如果不准备北进,那么将来的局势还是被动挨打的局面,只有紧靠鲁中山区,依托城池,才能抵制日军从西面南下的威胁。 和程潜不同,薛岳是个有雄心的人,手握重兵,早就想在战场上显露峥嵘,无奈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他能够顺利的从赶赴河南,说白了还是托了曾一阳的福。 要不是曾一阳忽然增援滕县,蒋介石也不会将他手上不多的主力,一支支的都拉出来,放到徐州战场上。 此时的豫东和鲁西一线,摆明了就两个指挥集团。 薛岳的一军团战斗力强劲,兵力雄厚,是最强的一支部队。而曾一阳的个人名望,已经足够指挥二十二集团军的47军,41军残部,加上40军的部分兵力,虽然人数不足五万,但只要布置得当,也能有出人意料的战果。 走出司令部大门,薛岳对着东方,凝视了片刻:“这就开始了,曾一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