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 (第2/9页)
历史,正如曾一阳分析的那样,就德国和苏联的现状来说。 即便德国不发动世界大战,苏联也是会不甘寂寞的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历史上的1939年,也就是欧洲前夕,苏联发动了侵略芬兰的战争。一百多万苏军从南方急调北方,由苏联元帅,最高领袖的好朋友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百万苏军,开始了冬季攻势。 如果不是德国的强势压制,英法两国的妥协,说不定不用德国在欧洲发动大战,英法和苏联就在北欧大打起来。届时,波兰很有可能参战,苏联的西大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就危险了。 德国为了保护东普鲁士的利益,也将会出兵,进入德苏边境…… 曾一阳只能在临睡前想想,因为这些很不现实,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希特勒并没有对苏联有什么好感。原先侵略苏联的愿望,不过是为了放逐犹太人。就像清朝的时候对东北的宁古塔一样,在希特勒的眼里,苏联不过是一个不毛之地。 这些历史记录在曾一阳的大脑中,虽然他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苏军在新疆的疲软已经告诉所有列强一个好消息。 苏联的军队已经到了最虚弱的时候了。 六百万军队? 苏联的常设军,庞大到了可以让所有的对手鼻息凝神,但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但实际上的战斗力,连中国的二流杂牌军都对付不了。 苏军并不缺乏勇气,但正是这种固执的勇气,说明了一个事实,指挥勇敢士兵的指挥官,比猪高明不了多少。 “或许,只有在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后,在希特勒的钢铁雄狮下,用一千三百万的苏军阵亡,来教会苏军高级指挥官如何打仗。”曾一阳连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