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 (第7/8页)
杜尔伯特旗活动的中共军队,在山下奉文的眼中,也有当初八路军的影子,实际上,战术都差不多。 八路军打游击,是转山头,一个接着一个转,力求把自己转晕之前,先把对手转晕,那么战机就先一步出现了。 说白了就是避其锋芒,不和鬼子主力部队对上。然后一群人打落单的鬼子,战术简洁,却非常有效。 而2师的战术,也和八路军差不多,本来就是同宗同源。 鬼子想打的时候,郑兴国跑的比谁都快,但是鬼子一停下来,集结了一部分兵力的2师总能在鬼子的身上摸一把。一个班的鬼子不嫌少,一个中队的鬼子也不嫌多。 关键是2师耗得起,打下了绥化之后,从各地筹集的粮食,都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前线。加上本来就是游击战,弹药消耗也并是太严重,弹药补给少一点也能坚持。 等到傍晚的时候,在大兴镇的日军连派出哨兵都小心翼翼的,深怕一不小心着了对方的道。 眼看夜幕即将降临,1纵在林甸和泰康的两个旅,配合一个炮团的兵力,向日军林泰防线发起了进攻。 从战斗打响一个小时之后,1旅就对林甸县城发起了不下三次进攻,一度作为整条防线的左翼重要防御点,林甸县城差点异手。 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估计连喜多诚一都要坐不住了。好在日军前线指挥官高品彪,从27步兵旅团中拨出了两个大队的援军,抵挡住了1旅的进攻。不过随后泰康也受到攻击,这下高品彪也成了救火队长,急忙将准备作为预备的一个大队拿了出来。 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