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六章 筹谋 (第5/7页)
当地的向导,站在他的位置,他也不会为满洲政府鼓吹的那一套亲善放在嘴边。他的立场需要用屠刀去实现,那么屠刀下的人必然会放抗。 问题是2师获取向导不困难,唯一要命的是,无法将重武器运动到,前线。 想要靠着小型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就威胁有装甲列车保护的铁道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无法威胁,那么派第8师团过江去围剿曾一阳部部分主力,就显得没必要了。因为,喜多诚一深刻的认识到,关东军短期内,最大忧患还是陈光,或者说的更贴切一点,陈光是整个满洲关东军和gcd指挥下的军队之间的较量中最大的一个变数。 喜多诚一一边思考着曾一阳的布局,另外还督促前线的高品彪少将严防曾一阳从林甸正面进攻的可能。另外他还和12师团的师团长河边正三中将通话,了解了12师团迟迟无法抵达克山前线的原因。 战局虽然从表面上,关东军是在蓄力,准备一次大战。 但很明显,曾一阳也在全力破解关东军的这次作战计划。12师团被拖住在伊春附近,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南线,2师指挥部内,郑兴国和章武强也在为这次的作战任务而苦恼。 两天前,一个加强营的作战部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一路从王府往西北方向行进,随行的还有炮兵营的一个连,随身根本就没有携带野战山炮和野炮。 只有两门45口径的野炮。 从后勤炮兵处了解到,苏联产的45口径野炮,其穿透能力甚至已经超过了日军中75野炮,顿时让郑兴国找到了一丝灵感。 为此,他还专门向曾一阳要了两门炮运抵前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