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五章 榆林要塞 (第4/9页)
天,这种防御却被忽视了。宽达上千米的河岸两边,在拉林河丰水期的时候,都是河床,坡度极缓,根本就藏不住人。 在世界军事强国,都在研究自动单兵武器的时候,日本陆军还是抱着他们的三八步枪不放,不是没有到道理的。三八步枪的口径小,杀伤力差,但子弹打在要害上,还是能够一击毙命的。 就像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的新兵训练,打上5发子弹,就上前线了。 能不能活下来,靠天靠地靠运气。 而日军不一样,一个陆军士兵从被征召,进入部队,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军事训练,尤其是枪械的射击训练和刺刀格斗训练,尤为严格。 面对拉林河,这么长的开阔地,任何一支部队走在这段路上,就将是一条死亡之路。所以,在白天,日军的防范并不严密。 崔庸健面对这样的战场,也毫无头绪。对于他来说,人不过这么些,而拉林河又宽又长,别说一个旅的兵力,就是一个师,一个军的兵力,投入在榆林防线上,都不见得能见到什么起色。 在他看来,纵队命令他在这里建造防御阵地,不断的加固土木工事,最大的作用不过是防御双城和阿城的工事侧翼。防止日军从拉林河上越过之后,对占据阿城的新1旅侧翼迂回包抄,从而一口吃掉新1旅。 明白了这个道理,崔庸健也暗自说一声晦气。 在他看来,即便是吉哈铁路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会进攻,也不会选择榆林,最好的主攻方向是舒兰城。日军的主力摆明了集结在长春和哈尔滨,两个大城市周围,而舒兰正好是两者的中间,一旦切断舒兰的铁路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