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刀出鞘,箭上弦 (第3/9页)

17军、14军真的一无是处吗?

    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日军很容易的发挥了他们的长处,才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只要能够将其注意力分散,那么才十万的日军,将会一点点的被分割开来,各自的兵力,火力将进一步的分散。

    而日军除非舍弃其中的一到两个师团,不然就要连航空兵都要分散。

    如此一来,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军队,将面对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各自的战果自然也会增大起来。

    就像孙殿英的新5军,能够将一个大队的日军分割包围,并歼灭了其中大部。获得了歼灭日军600人,伪军2300的战果,并已经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这就是曾一阳,用精兵卡住日军的节点,让其无法结成一团,围攻其一部,取得战果。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将日军的一个攻击集团兵力,围住,并在第一时间消灭。

    香月清司明白,此时他已经失去了华北战场的掌控,霸州一失,天津就危在旦夕,如果抽调警卫天津的第六师团,和驻屯军旅团去增援保定,那么结果就是,在本土大量援军未抵达的时候,天津将会被十万中国军队围攻。

    开战一周后,张学良已经将他手中的三个炮兵旅全部下放到部队,51军有两个野战炮兵团也不稀奇。

    而孙殿英和宋哲元的军队当然无法和51军相比,但总数超过八万的部队,跟在51军身后,成了最大的威胁。

    加上天津十万吨军用物资的刺激,说不定即便第六师团在天津防御,那些中国军队也不会放过如此多的物资。

    “独流镇、廊坊的驻兵,在现在情况下,都不能少于一个联队。天津的警卫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