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九章 陈光入满 (第6/10页)

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但这不是和日伪妥协的理由。

    事实上,在中国战场,60万日军,和100万左右的伪军,已经对重庆和西北政府没有了威胁。只要从南亚,获得足够的英美援助,重点组建中央军几十万精锐部队,还是不困难的。关键是,要让敢打敢战的将领出来领兵,而不是用那些一味保存实力的庸才。

    抗战,甚至能够在两年内结束。

    日军再疯狂,毕竟在中国战场上,作战的还是步兵。已经征兵一百多万,伤亡三十多万的日军,加上在和苏联作战的损失,兵源的素质也差了很多。除了常设师团的战斗力还能保证之外,特设师团和守备师团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度的下降了。

    战争真正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忍耐力的时候已经到来,只要挺过这一段最艰难的日子。有什么样的敌人,是战胜不了呢?

    休整两天后,陈光终于带着部队踏上了关外的土地,察哈尔长城之外,这片土地是那样的熟悉!几年前,他还在这里战斗过,当时面对的可是日军中的精锐第6师团。

    正是那场大战,才打出了40军的军威。

    让40军,成了享誉全国的铁军,长城一战,让40军打出了威风,也曾一阳步入顶尖名将的行列。当时,曾一阳才不过二十岁,这是一个让人嫉妒的年纪,而曾一阳却用三万日军的尸体,让世人都对他仰视。

    以至于,后来的日军,对上曾一阳领军的作战,都出人意料的谨慎。

    深怕步了当年第6师团的后尘,当年第6师团几乎全局覆灭的战果,自然少不了军事院校,对这场作战的研究。日军自认也不会例外,可结果,让所有的日军军事理论家黯然失色,因为不是曾一阳多么神,而是第6师团在三百里的战线上,拉网似的布满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