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一战区 (第2/9页)
“委座,各位同僚,请看……”作战部连日来对日军的进攻态势进行了分析,知道东北军根本无法单独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但是援军从哪里来,就很成问题。 陈诚的整个分析情况来看,很不容乐观,从北到南防御,除了在徐州有一定的战机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险可守。 日军的海上优势,让国民政府的海军,只能一再随守,成了整个国防中的软肋。只有在其他地方开辟新战场,才能让北方的压力削减,也为全国抗战拖入相持阶段创造条件。 早在两日前,蒋介石发表了《庐山宣言》: “……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投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拚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和倭寇死拼。我们大家都是许身革命的黄帝子孙,只有齐心努力杀敌,驱逐万恶的倭寇。” …… 全国顿时沸腾,南京四千余名大学生涌上街头,支持蒋介石政府,各地的支援团体都在往南京的路上赶。这也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国家是有救的,国民众志成城,还是能为国家赢取希望的。 此时信心满满的蒋介石,看上去就像是一面旗帜,挺拔的身姿站立在众人面前。威仪赫然,军容萧瑟。 相比,中共在卢沟桥事件的第二天,就发表了全面抗战,支援东北军的申明。蒋介石虽然晚了一些,但毕竟占了政府的威望,引起的反应要大的多,对国民的鼓舞也更为强烈。 “根据顾问团和参谋部的意见,从河南抽调部分兵力,对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