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 (第2/7页)

安岭,支流又通着大兴安岭,不缺乏粗大的圆木。往年周围村子里的老百姓也会跋山涉水几十里,在冬季抵达山林中,进行伐木。

    然后将木材运到山林中的低矮处,或者干脆运到山中小河的河床上,等待第二年春季雪水融化,顺着河流漂到下游的青山镇。

    老百姓只要到时候在河中扎下一道道拦截的木排,将河中飘过的圆木一一捞起,不仅省了来回运送的劳力,也因为山里路不好走,十几个人扛着巨大的圆木是不可能将木材运送出山的。

    而被拖上河岸的木材,大部分都被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木头堆。这些不仅仅是青山镇冬天的取暖燃料,也是这里百姓建造房子,打造家具的重要材料。

    所以,青山镇多余的木材很多。

    多的让马瑞看着就眼晕。

    这些木头如果能够全部利用起来,只要人手够,就能修建一个甚至能够抵御150口径重炮的防御工事。只要工事够深,铺的圆木足够大,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但有一个限制,人手。

    修建大型的防御工事,他一个营的人手哪里够?

    即便全团一起修建,也不见得一周之内能够修建的完。

    马瑞这才心里踌躇了起来,有心将这些木材都利用起来,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好2连长带着人来到马瑞在镇口的营指挥所内,询问道:“营长,工事怎么修?”

    “壕沟,堑沟,散兵坑……该什么修还怎么修建。还要谨防日军可能出现的装甲车,在正面防线,挖一个五米宽,三米见深的反坦克隔离带。注意,战壕和战地医院都要考虑到放火的因素。”

    马瑞目光穿过窗口,看着窗台上露出的半新的木头纹理,心中更是紧张了不少。

    一个木头建筑的防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