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阔论 (第3/7页)
建立教导队、提倡建立军火工业…… 1929年,赫尔曼?克里拜尔上校,为军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并致力于军事训练和教学体系的建立,完善了当时中央陆军大学的教学…… 1930年,乔治?魏采尔中将,担任担任“一?二八上海事变”、“中原大战”、“第五次围剿红军”的作战顾问,尤其是中原大战的胜利,让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了民国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都,被蒋看重…… 1933年,汉斯?冯?塞克特上将,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民国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完善国防体系而来,也是诸多来华德国军事顾问中,资历最高,最富盛名,也是以做事认真,沉默寡言而出名的。 十万国防军之父,这样的名头,已经可以让西克特在功劳簿上挥霍余生,但他的出现,让蒋介石的自信心进一步的增强。 只有一个大国的元首,才能吸引另外一个强国的总司令级别的高官为其效力,蒋介石做到了这一点。 宴会一方面是为了准备欢送乔治?魏彩尔,虽然他后来的工作中多次指责政府的不作为,与蒋介石交恶,但是在南京政府最困难的时期,对蒋的帮助是巨大的,作为一个领袖,必须学会遗忘。 遗忘一个人的缺点,在这个缺点已经不能危害到他的时候,就想起他的优点。 蒋介石在乔治?魏彩尔要走的时候,选择记住他的优点。毕竟,在中原之战中,魏采尔指挥若定,攻敌之必救,牢牢占据的战局的主动,将焦点锁定在平汉、陇海战场。 牵制,并最后压垮了冯阎联军的攻击势头,扭转了战局。 整个大战期间,德国顾问不顾生死,穿梭于前线。魏采尔更是下榻于蒋的专列上,蒋的每个决策无不先咨询在先。蒋对其的忠诚、勇敢、勤勉,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