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院出了个娇皇后 第66节 (第6/9页)
到变故,陆宁并未去杭州,而是到了京城。三月春闱之前, 温聆写信到杭州,却被告知陆宁母亲已经搬走, 不知去向。在失去她踪迹的那段时间时,他担心得夜不成眠, 偶尔入梦,总是梦见忘波湖边纤婀袅娜的明媚少女,可下一刻,又梦见魑魅魍魉朝她扑过去。 他想找她,可人海茫茫, 又如何找得到?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失魂落魄的,甚至病了几日, 若非他的母亲鼓励他说, 他若能高中, 便可带着荣耀去寻她,只怕他连春闱都不想去考。 数月后,总算有陆宁的亲笔信,辗转到了青州, 又送到京城,最后终于到了温聆手上。他记得那日正是殿试之日,看着熟悉的笔迹,他欣喜若狂,心里堵了多日的阴霾散了个干净,这般明朗的心境进入殿试,顺利被点为金科状元。 温聆觉得,这个成绩也有陆宁的功劳。 他自进入翰林院后,便一直在京中,可与陆宁却无缘得见。她如今是养在深闺中的大家闺秀,他一个外男,总不好冒然约她。他曾想同颜府的几位公子攀交,想寻个机会见她,可很快,就有了她和太子殿下的婚约。 那日他在翰林院中誊写抄录,听到同僚们谈起这门婚约,不敢置信之余,亲自去城门口告示处求证。看到那白纸黑字宣之于四海的圣旨,他怔了许久,心头竟似乌云蔽日,胸口堵上了厚重的一堵墙…… 诚然,他自认从未对她有什么非分之想,可在得知她要嫁给其他人时,却那般难受。他也不知缘何如此,或许在心头某个隐秘的角落,他对她已有别样的心思。 他素以孔孟礼义之道为圭臬,羞愧于自己的不堪,恰逢翰林院重修书目资料,他夜以继日投身于浩瀚书海中,才得片刻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