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65章 大办工厂(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大办工厂(2) (第4/6页)

一片赞叹:“真是太快了。”比起以前自己的人力脱壳或是畜力脱壳,这速度,真是不能比啊。

    小麦便碾好后,立时磨坊内的工人,还有大姑娘,小媳妇们,就拿出一些干净的扫帚,仔细地将糠米扫到一起,用簸箕装好,然后到一旁的飏车旁扇米。

    很快的,在糠米放进飏车的粮斗,摇动转柄,米自动落进一个出口的口袋内,而糠则是从另一个出口而扇出,不需要多久。在妇女和磨坊内的工人们满脸细粉的时候,簸箕地糠米便扇好了,又是让众人一片赞叹:“好快啊,以前自己的手工人力扬米法,真是不能比……”

    有了这种飏车,让五寨堡的居民们的糠秕分离工作大大减轻,而这种在汉朝时便出现在中国北方,后来失传。只流存在中国南方,并一直使用到21世纪,现在在一些中国边远山区还在使用的飏车,因黄来福的原因,又在五寨堡现出新的风采。

    到了这一步,如果还要加工面粉的,又可以到一旁地水力石磨旁,将麦米磨成面粉。同样也是速度非常快,不需要多久,一口袋的麦米便磨好了,而且磨出的面粉质量好。

    因方便快捷,加工费也不高。这座水力磨坊自建起后,就生意兴隆,除了堡内有限的几家有自己的畜力碾米铺坊外,大多数的五寨堡粮商们。都将自己的粮食运到清涟河边这座黄来福大水力磨坊来,付出一些加工费,就可以轻松地得到米面。还有五寨堡的军户们,也都是将自己地粮食,运到黄来福大水力磨坊来,或是直接来这里购买米面,反正堡内离这里也不远,走路要不了几分钟。就到了。

    因为生意兴隆,引起了五寨堡一些商人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