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邮、设报诱人心 (第4/6页)
因此黄来福己经决定在五月初一日时,在五寨堡与宁武关的两头设收费局,进行通行费及养路费的收用,时间为十五年。 当然了,商业的繁华,加上道路开始好走,还促使五寨堡与宁武关及各地出现了一种民用的邮驿事务:“民信局”。 在大明各地如网般的驿路中,沿途设有水马驿、递运所,还有急递铺等。大明一般60里或80里置一驿,重事给驿。急递铺则是十里设一铺,职专公文递送。递运所则是专门运送军需物资。当然了,以上都是进行官方的邮驿事务,民用的较少。 不过在明永乐年间时,四川出现了一种民间自发经营的通信组织,就是“民信局”,这是一种私人经营的商业民用邮驿组织,在几地之中,代人寄递信件和包裹,收取一定的寄费,代人汇兑银钱,收取一定的汇费等。百年下来,大明民信局在很多商业繁盛的城市都有设立,宁波、重庆、成都、南京、北京等地,都有专门的私人经营民邮,许多大明的官驿铺兵也有私下为各地的民信局提供服务,收取报酬等。 四月初,一些商人在五寨堡及宁武关设立民信局,开展民邮事务,黄来福也注意到这个现象。不过此时民间的民信局,与当时西欧各国的民邮一样,很多事务不规范。比如此时民信局规定,邮费由寄信人交付一半,收信人交付一半,这就有许多缺陷。 黄来福盘算着将来可以发行邮票,介入这一事务。又是个大财源。 四月十一日,宁武关总兵府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