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_第十八节 新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节 新政 (第8/8页)

襄阳目前地员吏缺额大约在一百多一点,其中对经学要求较高的不过数人,其他人只要识得一两千字,就能应付自如。倒是有些职位须经过专门训导方能胜任,这将作掾吏,我想由刘仲玉和韩公至(韩暨)来担任考官,田曹的员吏由谢异公(谢奇)担任考官,这金曹、仓曹、集曹的员吏就由我来考考他们了。至于兵曹的员吏,则要请公子这边派人了。”

    曹冲笑道:“无妨,届时让汉升去一趟就是了。这次既然要办,就要办得热闹些,不分贵贱,不分门第,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进去考问一番,无非是公平、公正、公开三个原则,要做到不拘一格取人才,只有人才升迁之道畅通了,才不会让这些能人沦为盗贼,或为贼所用。”他说到此,不由得想起于靖,叹了口气道:“于安平那样的事,越少越好。”

    刘巴笑道:“公子的这三个原则当然好,不过公子也要有心理准备。这襄阳义学刚开了半年不到,真正能学有所成的,为数不多,张仲景教出来地医匠是不少,但刘仲玉他们却没有教出什么学生来,那些工匠大都不识几个字,最后能进入各曹做事的,只怕大部分还是大家子弟,他们就算不用人推荐,只凭识字多这一条,就让那些寒家子弟望尘莫及。”

    曹冲摇手道:“子初何必心急,这次哪怕只能取一个寒家子弟,也能让他们看到希望,让那些人看到读经能入仕,学工也能挣口体面的饭吃,以后不再宁可饿着也不学工、死抱着经书苦熬,这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刘仲玉和谢异公也不怕没有学生了。”他又叹了口气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移风易俗,也怎么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一两个官员。任重而道远啊,二位先生,任重而道远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