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309节 (第5/6页)
这事是沈鱼后来才知道的,要是早知道,这个培训管理的钱,他怎么也不会小气。 总而言之,余婶子这两年跟着沈鱼,发生的变化堪称脱胎换骨,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高层管理人员了。 其实不光是她,吴三妮、杨黑娃、葛成、宋建国这些人,都早已跳出了原本的桎梏。 他们起初的条件都很差,大字不识几个,杨黑娃等人还身有残疾。 但是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不畏难,肯钻研。 从识字到学习新知识,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自身缺乏的养分,化为自身的底蕴。 现在这些人,大小也是个店长,新店的建立到发展,都是他们自己一手cao持着办起来了,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学到的东西,可太多了。 话说回来,沈鱼也没有亏待他们,该给的分红该发的奖金,从来不小气。 像余婶子,家里早不缺钱了。 她对沈鱼信服极了,早前见沈鱼一个劲儿买房,还不理解,觉得买那么多房子没必要。 一家就那么多人,像他们家三个孩子,了不得买四套房,孩子们一人一套,她和丈夫留一套养老。 后来眼看着老房子那一片的房价直线上涨,虽然没有后世涨得那么吓人,但是在余婶子看来,这种破房子还能翻倍涨价,房价可真不得了。 所以她再也不怀疑沈鱼的话了,沈鱼买房,她就跟着买。 沈鱼说首都的房子比兴城划算,她手头的积蓄留一部分储蓄备用,活动资金拿来买房了。 四合院买不起,一般的平房却是能考虑的,不考虑地界儿往“郊区”,也就是三环外买的话,那可挑选的余地就更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