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4章科举 (第3/4页)
归中央,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所能办得到的。 那时的人们其实已经意识到了九品中正制走到了尽头,可同样不愿皇帝把刀子架到他们的脖子上,于是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科举制度举步维艰。 到了大业年间,杨广继承了父亲的治政思想,只是他的手段要比父亲激烈的多,杨坚也只是把刀子架到世族的脖子上,并未想着非要见血。 可杨广就不一样了,挥舞着刀子,斩来斩去,那谁受得了,瞅着机会便纷纷cao戈而起,就你有刀子吗?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在前隋是失败的,终隋一朝,秀才及第者仅仅七十二人,常科,特科及第者八十九位,几十年的工夫,断断续续加在一起不足二百人,你说尴尬不尴尬? 而且前隋的科举制度制定的太粗糙了,每年还都在变化,很多时候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皇帝随意增减科目,看上去很随缘的一个考试,更增其不入流的感觉。 如此的混乱,也难怪走的步履蹒跚。 当然了,这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像前秦统一六国,面临的是割裂已久的天下,需要考量的事情太多了。 ……………………………… 而大唐要重开科举,其实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比那时强的地方在于,门阀世族的反抗没那么激烈了,九品中正制已经废除了二三十年,各地诸侯虽还看重门第,却也不再分什么上品,下品。 天下的动荡局面同样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