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3章述职(四) (第3/5页)
,对张亮观感稍改,毕竟是女儿用过的人,那真还就不是外人,只是他也没说是什么事,举杯道:“德正既然不急着回京,那就多留几日,来,我今日便借花献佛,给两位接风洗尘。” 两人举杯同饮,方才已经喝了不少,但滋味上却远不如此时浓烈。 饮了一杯,咂摸一下滋味,李靖笑道:“武侍郎府上的美酒果然别具一格,滋味细软绵长,就是不如长安的酒浓烈,咱们都是北人,你们喝的惯吗?” 一句话让席间其他三人都笑了起来,武士彟道:“都说北人好饮,俺来了江陵才知道,南人其实也不差,只是他们喜欢喝慢酒,酒意渐渐上来,才好挥毫泼墨。 若是喝的酒太烈,醉的太快,可没时间让他们想词。” 几个人不由哈哈大笑,这真是个妙人……却也不算瞎说,有那么点道理在的,其实不论南北,饮酒都图个高兴,另外就是御寒的问题,所以北方人饮酒才越烈越好,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 只是席间的人都是北方人,而且这场战争他们是胜利者,说出来的话自然也就有贬损南人之意。 李大亮也来凑趣,“北人昂扬,酒后喜欢仗剑高歌,指天骂地,南人多文理通达之士,醉后写下诗词,悲春伤秋,讥古讽今,其实德性都差不多。 所以人们都说酒后吐真言,才智之士亦不能免。” 大家纷纷点头,几句话的工夫,气氛便热烈了起来,话题却都在李靖手中。 “所以酒之一物,真是让人既爱且恨啊……” 说到这里,他不由想起了当年从马邑狼狈的跑回长安,跟人喝酒的时候感伤仕途坎坷之余,说了几句李渊的坏话,第二天就传了出去,差点被李渊砍了脑袋。 当然了,他是从来不会承认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