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7 (第4/4页)
才学作诗,当时的笔致还十分稚嫩呢……” 哦……是这陆举人的学生。写的不好也是自然的。 严大人正要搜肠刮肚想些场面词,陆举人却又飞快地接了一句:“他学作诗的时候虽短,进益却快。学生回乡这两个月,他的天姿灵气竟入了翰院李宾之李学士的眼——前些日子收着他的家书,已是叫李学士收作入室弟子了。” 叫李学士……是那个李东阳李学士?那个茶陵派宗主的李学士?这个陆举人教出的学生,作诗竟能入得李学士的眼,莫不是他看诗的眼光过时了?! 严知府震惊不已,揉了揉眼,又把那首古风从头到尾读了几遍。读得越多,仿佛还真从里面读出了几分格调,不禁赞道:“果然是高古拙厚、不事雕琢之作,陆贤弟能教出这样的好学生,堪叫世人羡慕。这本集子我还得回去好生研读,还有贤弟说的那石墨笔……也不必在堂上谈了,我叫人在后堂摆宴,咱们边吃边说。” 第146章 前七子振起“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大旗之前, 李东阳一直是海内文宗, 文名盖压十三省的大诗人。崔燮给陆举人的信里说了自己受李东阳赏识,要到学士门下读书学诗之事, 陆举人这些日子就和自己当了李东阳的学生一样亢奋。 李东阳看上了他的学生!还要教他作诗!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他的学生作诗作得有格局, 有深度, 有情趣,比如今这些只求工稳缛丽的台阁体超迈? 还不是他教得好! 陆举人酒后三爵, 给严知府念了李东阳在崔家壁上题的竹枝词, 两人赞叹了几句,又大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