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2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9 (第4/4页)

简单也简单。

    叫崔燮这种连京句都听不出词的人看来, 写戏简直比当初学八股、学作诗还难;可在本时空文人看来,词为诗余、曲为词余, 是寻常乐人都能作的, 不能说有多难。

    如今北戏还是四折为主, 要写一出杂剧,只是按着内容先拣将一套宫调, 诸般宫调内自有套曲:少些的如中吕宫曲, 便分引子十二章、过曲五十章、慢词四章、近词七章,还有一章般涉调近词, 共计六十二章曲牌;多的如南吕宫曲则有一百十八章, 随便挑个顺手的照方抓药就行。

    到写时依着脚色、剧情, 按顺序填了合适的曲牌,中间再穿插些宾白、插科打诨,便能堆出一本能看的院本。

    难的不在填词,而在写出有人爱看的新鲜情节, 凭词句写出鲜活脚色。

    李东阳听完了他的故事, 就觉着这戏已经完成了三分。剩下的只要叫人度着故事编唱词, 写出宾白,便是一出好戏。

    但要排成精品,还要在戏外下工夫。李东阳认真地劝他:“如今外头的院本都自相因袭,一个本子上有的戏词,个个本上都有。那些乐工伶人上台演出时也不管你这戏里写的什么,先自己胡乱插科打诨, 说些yin帙之词——你这王三娘子又要抱琵琶卖艺,他们更不知要添什么言语。要排好这戏,不光得找正经写戏的人,更得找个好班子,依着你的戏词,一字不易地排出来。”

    崔燮点了点头:“这故事还只是雏形,我原就想写个底本给他们改的。先生既这么说,那我自己也试写些宾白,等人写出院本来再叫先生过目。”

    他们家跟唱五美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