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 (第3/5页)
帑中,如今也有了笔数量可观的钱粮,正是可以大干一场的黄金时代! 故而连续商讨了数日后。 定下了一个《五省二十万联军会剿》的战略。 五省,指的是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这五省,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年至三年时间内,将这五省划定为战区,该区域内的税赋,或免,或不必押解中央,就地用于剿灭流寇! 二十万大军,即在如今各地官军的基础上,大规模的进行扩军,人数五千的要扩军至一万,人数一万的要扩军至两万,另外再从山东、北直隶、重庆等地抽调军队——如卢象升的天雄军,通州总兵杨御蕃的通州军,天津总兵王洪的天津军、蓟门总兵邓玘的蓟门军,以及石柱土司秦良玉的白杆兵。这些兵马全部用于对高迎祥等流寇的围剿当中,形成一个至少二十万人的朝廷大军集团,分成数路,都在山西、陕西、河南这三个流寇主要活动区域的周边隘口,一边进行清剿,一边向内压缩,不断的缩小流寇军的活动范围,而流寇们就算拼死抵抗,就算集中一切的力量,进攻朝廷官军其中一路,这一路的朝廷兵马,也有单独将流寇正面击败的实力。 即让流寇无法冲破这张天罗地网,不管往什么地方冲撞,都只有兵败身死的下场! 这战略听起来似乎有点熟悉? 没错。 正常的历史时间线上,兵部尚书杨嗣昌于崇祯十年,提出了一套“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流寇军,采用的战略,跟这套“天罗地网”之策,本质其实是一样,刚开始效果出奇的好,几乎把所有流寇一网打尽,但杨嗣昌最后玩砸了,据说是崇祯动了妇人之仁,说什么‘贼亦赤子,不可杀之’,只能尽力招抚,但又拿不出钱粮安置,导致流寇降而复叛,功归一篑,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