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 调教中二少年(4) (第4/4页)
年龄分配合理,学科涵盖广泛,不论是讨论经义、习作散文,还是吟诗作对、骈四俪六,都难不住这几个鬼魂。 拉了群会议,傅斯年迈步进了内堂。 学子们早已围成了吃瓜队形,就等着二人之间的对决。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 尽管孔颖达的水平很高,但那四位大神哪个都不次于他,甚至还能用后世更精辟的总结,对他进行补充或是反击。 没一会儿,孔颖达额头上就冒汗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傅斯年从立意、切入点、辩证体系上,几乎总能力压孔颖达。 傅斯年自己本来就不是白丁,在北宋那个文艺荟萃的时代,以苏轼、苏辙等人为友,肚子里没点墨水也混不进圈子呀! 渐渐地,孔颖达的嘴都开始有点瓢了。 有亲近的弟子一看不好,老师这明显是要输了呀! 于是就有人偷偷跑去找别的老师报信,还有人打岔说:“两位教授,已经到了用膳的时辰,先休沐吧!别敖坏了身体!” 孔颖达这才擦了擦汗,拱手道:“是我狂悖了!重阳真人归田集古,学问淹博,乃是当世大儒啊!” 傅斯年拱手回礼,也抬了孔颖达一句。 毕竟他不是为了针对孔颖达,而是为了刺激李承乾。 再看我们这位太子殿下,嘴张得老大,满眼的不可思议。 已经二十多岁了,多年学习,李承乾还是分得清别人学问好坏的。 他是真没想到,傅斯年原来这么有货!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