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3/4页)
156章 犯罪侧写 王建安今年虚岁二十八岁,京江人大医学院毕业,成绩优异,保送了京江人民医院的研究生,现在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毕业后留在京江人民医院基本已是定局,未来不用发愁…… 性格上为人沉稳老练,喜怒不形于色,城府颇深,没有特别亲近的好友同学,社交网站上几乎没有任何跟个人情绪相关的更新,绝大多数都是转发,周边人也都表示不太了解他。 从微博上更新的内容来看,是一个比较喜欢外国文艺作品的人,更新内容多为一些电影电视的截图,欧美类型的音乐分享,还有一些风景照,最关键的是,在他的微博账号中,看到曾在2014年发过一部电视剧的台词截图,来自赛缪尔·约翰森的那句“几乎所有荒谬的行为,均源自于模仿那些我们不可能雷同的人”。 张明找了自己喜欢看欧美电视剧的朋友来看了看,发现这张电视剧的截图出自美国非常经典的犯罪电视剧——。 而在“IFT”爆炸案的第二起送过来的信件上,就写了这样一句话。 不喜欢与人深交流深接触、年纪轻、脑袋聪明,精通各种化学物理电学、喜欢文艺作品…… 王建安的一切,都与天童为“IFT”所侧写出来的人物属性相契合,再加上都记录了同样的一句话,难道是巧合吗?如果不是,那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最开始,他们认为“IFT”的动机是因为某件事,对医疗行业怀有仇恨心理,是针对整个医疗行业的无差别报复行为。 可是从杨忠祥和刘明的案子来看,仿佛又是针对个人的报复行为,而不仅仅是泛泛的,只要从事医疗行业的人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