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分卷阅读1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6 (第4/4页)

真正审理过的“醉酒失金案”,并非后世话本或影视剧的加工附会。

    四个演员表演得非常精彩,台词、节奏步步到位,无疑下了苦功。

    尤其是于三娘,虽然演的是狡猾的反派,却一点儿都不让人讨厌,反而数次引人发笑。

    虞美人演的包拯也沉稳敏锐,处事不惊,令人敬服。她甚至连包拯的小动作、口头禅都学了个十成十,凡是认识包拯的,无不大呼传神。

    旁边的包拯红着老脸,拼命往嘴里塞酒菜。

    官家开怀大笑,多多地赐下赏钱,私心里却又酸溜溜的。

    为啥司小子只知道编故事夸包拯,不夸夸他?

    正想着,第二场戏就来了。

    这次,由蝶恋花扮演官家。

    她生得肤白,略丰满,戏服穿上身,和和气气一笑,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赵祯一见,顿时笑开了,“这妮子长得细皮嫩rou,可比我俊多了!”

    蝶恋花向来没心没肺,听到这话,以为真在夸她,笑盈盈行了一礼,“官家谬赞,奴生受了。”

    赵祯没料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伎人会在他面前如此从容机敏,顿觉有趣。

    戏还没演,就先赏了钱。

    皇后坐在旁边,脸色十分难看,凌厉的目光像小刀子似的嗖嗖往蝶恋花那样漂亮的脸蛋上划拉。

    蝶恋花根本没觉出来,听到铜锣声,连忙坐到“餐桌”前,开始表演。

    她演的是“官家拒食蛤蜊”的典故。这件往事是唐玄告诉他的,司南觉得很有意义就编成了故事,放在中秋宴上演正好应景,虽不像断案戏那样精彩有趣,却别有一番意义。

    正值秋日,官员献上蛤蜊。

    “赵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