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 (第2/3页)
这是在说套话,根本没什么价值可言。 听完的桑弘羊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个年头,他一边思索,一边笑着应道: “圣贤曰小国寡民,有器不用,有舟车不乘,结绳记事,甘食美服,安居乐俗,可我看,这世上哪有人愿意过上古时候无竹简笔墨,必须结绳记事,无纺织之技,需要以兽皮遮丑御寒,无耕田之能,只能采野果菱角充饥的日子?” 古代没有没有考古一说,但就算不看周围四夷过的什么日子,国内随便找个穷乡僻壤看看,只要此人没有自己骗自己或者被别人忽悠瘸了,那基本上都能想明白尧舜禹,周、战国乃至现在社会生产力是在进步的。 这点,在儒家没有彻底占据主流之前,还是比较普遍的认知,比如韩非子在五蠹中,用古今巨大的差异来说明为何今时要用法来约束臣民,老庄也说了小国寡民需要付出的代价。 不过可惜的是,汉武帝出于统治的需要选择了儒家,而儒家在面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矛盾时,由于给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只能提出‘回到过去’,并将尧舜禹禅让的事迹神话,推到极高的位置,鼓吹连君主德行都这么高了,那当时的国家一定是完美无缺的存在! 但鼓吹道德的儒家,是绝对不会提当时的生产力到底如何的,以至于西汉末期就忽悠的上下一心,将再世周公王莽推上了皇位,虽然后世经常说他是什么穿越者,可实际上他颁布的政策就是周时的古制,就是后果嘛—— 呵呵。 听桑弘羊提到他认知中古代状态,脑海中跑偏的韩盈收回来自己的思绪,赞同点了点头: “是即!” “今古不同,对其态也应不同。”铺垫过后,桑弘羊也开始询问起来他真正想知道的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