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6章 (第2/3页)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源于此。 只是医属的情况更加复杂,它主要是能稳定平民百姓,增加人口的同时,间接的创造一少部分经济价值,在平民百姓和中下层能够享受底成本医疗官吏们来说,它是个很好东西,但对于朝中的人来说,医属并没有创造出直观收上来,能够被他们获取和分配的价值。 更糟糕的,是医属做为自下而上的组织,其本质依靠的并不是皇权,而是民众,这些玩弄权术的大臣可能看的不够透彻,但本能的感受到了他们在将权力触角伸过去时的困难。 大农令和少府提出的要求,前者合理,后者不太合理,但不管答应哪个,其实都在斩断医属自下而上的根基。 田税十五税一这些人都叫仁政,药十分之一指不定他们都收的起来,去收这份税的女医和农人关系,分分钟就要变成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还自下而上? 想得美! 不过,医属难搞之处在于,它太复杂也太脆弱,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好处在于,上层很难掌握它。 仅仅是宛安县广泛种植和收取的药就有二十多种,打算收钱还是收药?额度怎么定?别忘了,宛安县早期不少有地的农人就是生活在破产的边缘,是靠药材去补贴人头税,收十分之一就能超出当时农人承受的限度。 面对这种情况,要是按种植药材比例收药,那农人就会在不种药和继续种,但交上去一堆不是药材的杂草,而后被查惩处,最后闹事镇压种度过。要是按药收钱,那,基本上便先是忍,忍到无力承担便开始闹事再被镇压。 两种结果殊途同归,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过程中医属一定会凉,最后别管是药还是钱,都别想收了。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还不是西汉末期那群只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