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41_第二百一十一章 喀秋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喀秋莎 (第2/4页)

就是每排一辆。

    但是现在,泥泞地中显然无法有太多的坦克同时前进,这会给步兵造成沉重的负担而无法进攻。

    于是缩减至一个连队只有一辆坦克协同。

    枪声和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在发现一阵清脆的响声的同时还擦出一道道火星,就像高压电线上闪出的一道道电弧。

    子弹的响声并不明显,因为它被t34发动机的噪音掩盖了,但是反坦克炮炮弹的响声却是结结实实“铿”的一声,有时甚至还能感觉到地面一阵震动,就像有一把大锤往烂泥里狠狠的砸了一下……其实那只是反坦克炮炮弹被弹开然后打进地里。

    这种情况不多见,t34坦克是装甲是向上倾斜的,因此反坦克炮炮弹更多的是往头顶上弹开。

    接着,苏军的炮兵开火了。

    “喀秋莎”火箭炮齐射时在头顶发出特有的尖啸声,火箭弹直扑敌阵,然后升腾起浓密的黑烟和深红色的火苗。

    对于“喀秋莎”这玩意舒尔卡当然不陌生,甚至还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但对于这时期的苏军士兵来说却是个新鲜玩意……它是在德军全面有进攻几天后才紧急投入量产,到现在全军不过只有两百多门,而配属给第16集团军的就有一个火箭炮团36门。

    (注:41年火箭炮营的编制是每团3个营,每营3个连,每连4门)

    由此也可以看出最高统帅部对这次反攻的重视,或者也可以说是最高统帅部顾及自己的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