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第2/3页)
如此也?把那?些来访的村民们乐的够呛, 这价钱可比老秀才那?边的低多了,至于字好?不好?看?的,他们也?不太?懂。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费银子的事儿,清庐县并不是什么富庶的县,张家村的文盲率很高,村里头能认字多到可以写信的,除了老秀才和赴京赶考的张成?,那?就剩下里正和私塾里的先生们了,这些人要么不好?劳烦,要么十分“爱惜墨宝”,可不是轻易能请动的,如今多了一个吴蔚,心地善良又好?说话,哪怕拿一筐自家地里的摘的菜过去她也?愿意帮忙,村民们自然高兴。 渐渐地,吴蔚和绣娘在张家村的人缘直线上升,经常能收到同村人不惜远路加登山也?要送过来的,淳朴的馈赠。 柳二娘子听说后,彻底放了心,在家里安心养胎了。 这期间柳家那?一家四口倒是来了张家村几趟,借着?探望二女儿的名头,两手空空的来,满载而归的走。不过也?仅限于此了,每当他们兴起要去“探望”绣娘的念头,要么被柳二娘子强留到暮色四合没?功夫去,要么就被张家村的村民们以各种名头截下。 如此又过了几个月,柳二娘子的身子越发沉了,不好?再见客,张老夫人对此非常重视,亲自去找了县里最好?的稳婆,交了定?银,约了日?子,请那?稳婆提前几天住到家里来,这之后柳家人也?就没?再登门?。 吴蔚已去过成?记铁匠铺七八趟,自从留下那?一封信后,东方?瑞再无音信,也?没?有任何命令传来,吴蔚只当是古代的通讯落后,自是乐得清闲。 这日?,吴蔚和绣娘正在后山的吊床上纳凉,一人手里拿着?一根从自家菜地里摘的黄瓜,阳光从树荫中透出些许,耳边传来阵阵虫鸣,好?不惬意。 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