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8章 鸟尽弓藏 (第3/5页)
出众者,会提拔入北衙禁军,或役满回乡后有机会优秀选为府兵。 王保向易风禀报道,“枢密院按殿下的计划,打算自各军中精选二十万补入北衙五卫十军,然后剩下的全部都编入南衙十二卫。不过南衙十二卫只有四十八万的编制,如今除了京畿这几十万兵马,各地还有大约三十万的在编府兵。因此,最后我们可能会解散掉大约三十万老弱,让他们解甲归田。”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易风对枢密院的计划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兵多不代表就军强,兵多反而最直观的体现是国家负担的巨大压力。易风要把军队编入三衙,弄出了三种兵制,募兵制、府兵制、义务兵制,除了分权外,最大的考虑也是出于财政后勤负担,养百万军队,那是相当恐怖的。通过这种组合式的兵制,朝廷的常备军只有三十万,这些军队都是募集而来的精兵,拿着薪水的职业军人。而数量更多的南衙十二卫,则是府兵,除了授给田地,免除田赋外,朝廷是不需要供养这几十万人的,他们自给自足,每年保持着足够的训练,并且同时保持着四分之一的数量在驻守地方。遇战事,还能迅速集结起所有的府兵。边军采用少量职业军官配义务兵,更是为节省军费开支,同时也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训练足够的预备军,若战事需要,随时可以征召这些服过几年兵役,有着不错军事素养的退役边兵们。 原来朝廷绝大多数的兵都是府兵,少量边地的镇戍兵。易风新建了北衙禁军,增加了一支数量不菲的常备军,增加的军费不是个小数字。不过易风依然坚持要建这支常备禁军,同时这次还再次扩大了禁军的数量,不论是国内还是边疆的形势,都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