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 (第2/4页)
来,向天子奏道:“臣弹劾魏原质臣前失仪。” 雍治天子没说话。礼部左侍郎,掌翰林院院事曾缙判道:“可罚五杖,以银抵。”又道:“魏宗贯,君前不得无礼。好好说话。” 曾侍郎是礼部左侍郎,但礼部尚书方宗师方望不管部事,他是实质上的礼部尚书。他身上还挂着一个职务,翰林院学士,掌翰林院院事。所以,直接将御史的话接过去。当然,满朝的人都听得出他在偏袒魏翰林。 魏翰林很不给曾学士的面子,冷哼一声,再质问道:“韩伯安,你说阻塞言路就是阻塞言路?有什么证据?科道言官,谁的奏章、文稿,登不上真理报?你说一个给我听听?” 左副都御史韩伯安微微一滞。确实没有。但身为言官体系的二号人物,他不至于给一个翰林搞的没话说,正准备换个说法时,顺亲王插一句,打太平拳,笑咪--咪的道:“ 魏翰林,你不要偷换概念。御史们的奏章能登上真理报,不代表言路通畅。御史们确实可以畅所欲言。但是真理报每天的头版,很少是御史的文章吧?我们看到的都是贾环想让我们看到的。你敢说言路通畅?” 顺亲王的话,有攻击贾环的情绪在。武英殿里的大佬们都知道他和贾府有过节,自动过滤。而思考着内在的逻辑,顺亲王说的是相当透彻的。 贾环眼睛余光扫了一眼顺亲王。确实说的点子上。 比如,西方号称言论自由。表面上是不错的。每个人都可以说话。但是,你一个小人物说出去的话,能传播开吗?有几个人听得到?答案不问可知。 真理报亦然。御史有说话的权力,但消息传播的渠道,却卡在真理报手中。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