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142【大同分田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2【大同分田论】 (第1/6页)

    清晨。

    几个佣工正在清扫积雪,亲卫副队长刘柱匆匆跑来。

    “总镇,有百姓来送冬牲,都说了不要的,他们还赖着不走。”刘柱说话时愁眉苦脸,语气中却带着自豪得意。

    冬牲是地主盘剥佃户的手段,趁着冬至节日,强迫佃户送礼,而且必须是家禽家畜。

    而今,府城附近的军户,在分田之后彻底翻身,主动带着礼物,跑来给赵瀚庆贺冬至。

    赵瀚说道:“去跟百姓说明白,不准给当官的送礼。硬要给的,就让他们送去济养院,放下冬牲就走的,也一并送到济养院去。”

    “遵命!”刘柱小跑着离开。

    每个镇都有济养院,规模也不大,运转得还可以。他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比如给士卒制作布鞋,缝制一些军用棉衣等等,许多城市游民也做鞋卖给总兵府。

    费如兰手拿一件大氅,追出来喊道:“把这个披上,今天冷得很,可别着凉了!”

    赵瀚笑着转身,费如兰已走到跟前,麻利的帮赵瀚套上大氅。

    这是一种对襟罩衣,费如兰亲手缝了件鹅毛大氅。赵瀚穿上之后,感觉又暖和又轻便,颇有羽绒服的味道。

    踱步走到前院衙门,李邦华已从吉水回来,正在等着开会。

    咱们之前说过,明代县试的人数之最,是江西临川县一次考试就有上万人参加,还全是没考上秀才的学童和童生。

    吉水县的士子质量更高,不过碍于耕地面积,读书人没有临川县那么多。但是,总数十二万人的吉水(不含县城),读过四书五经的士子也有四五千,把识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