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5章 醉翁有麻烦了 (第2/5页)
板子,这就过分了。 更明显的例子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随你怎么断句,主流的意见,就是一致认为,要让老百姓蠢一点,笨一点,才好统治。 王宁安还是相信儒家学说主体是好的,孔老夫子也不是个坏心眼的家伙。 问题是如何阐释儒学。 王宁安觉得至少要有两个限制,首先,儒学是修身立德的学问,能正人心,除邪念,让人人向善,有道德,讲良知。 这都是好的,但儒学不是包罗万象,不是什么都涵盖其中,不是修成了圣人,便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是做梦! 论语中的道理是能拿来治国,但是,必须有丰富的经验阅历,懂得更多的知识……赵普凭什么说这句话,他的确读书不多,可是赵普是小吏出身,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十足的老油条,被赵匡胤发现提拔,一路辅佐,建立大宋,有丰厚的积淀,他才有那个豪气! 说白了,赵普就像是有三百年内功的绝高手,给他一套少林长拳,都能打遍天下。别人呢?躲在书房里,光知道苦读书,别说半部论语,就算给他一百部,一万部,也一样没有用! 王宁安认为要改革的第一点,就是限定儒学的作用,约束儒学的范围……不是学好了孔孟之道,就天下无敌了,打仗要去学军事,理财要去学算术,治河要学工程,经商要学管理经营之道,航海要懂水文…… 儒学为本,其他学问为用! 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这样就给了其他学问的生存空间,不至于遍地都是无用的迂腐书生。 至于第二点,则是要留出改错的余地……任何学说都不会完美无缺,适用千古。事实上,儒学能用两千年,已经算是奇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