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0章 最倒霉的征西大将军 (第3/6页)
应该是川陕直道的十倍不止,不利用俘虏和蛮夷,就会虚耗大宋国力,激起民变,得不偿失,但是路不能不修,机会只有一个,请朝廷早做准备! 这个计划如果是别人弄出来的,王宁安一点不意外,可从赵宗垕嘴里说出来,他可就傻眼了。 这还是自己的徒弟吗? 莫非是别人告诉他的? 是狗牙儿,还是苏轼? 看起来又不像,这封信完全是家书的口吻,就是他们赵家父子沟通感情,交流心得的,写得很随意,不像是精心准备的。 王宁安的瞳孔猛然紧缩,莫非自己这个徒弟出师了? 其实说实话,王宁安教赵宗垕的时间不算长,只是打了一个基础,在王宁安这里,赵宗垕只是学会了要博采众长,要多思考,不迷信,不固执,凡是知行合一,以实践作为标准…… 进入了皇家小学之后,有太多人想要抹除王宁安的印记,真正去左右影响太子,他们对赵宗垕灌输了太多的孔孟之道,给他讲解仁恕爱民的故事,尤其是把历代的得失,告诉给小太子。 很多人都喜欢追究历史真实。 可历史怎么可能有真实! 首先历代的史官就是不客观的,尤其是独尊儒术之后,修史大权都落在文官手里,任何一个传记,都没法把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只能捡一些重要的记载。 那如何确定重要不重要? 自然是根据史官的价值观进行判断取舍。 美其名曰,春秋笔法,为尊者讳。 后人看到的传记只能是一部分,错把这一部分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