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_第621章 宰相挨打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1章 宰相挨打了 (第2/6页)



    “其实调整枢密院,对武人更好一些。”

    王宁安把他的设想讲了出来,“以后枢密院要把调兵大权交给兵部,兵部执掌军事调度,粮草给养,军械车马……权力的确惊人。但是枢密院会拥有统兵训练的权力,以后征召新军,军官培训,升迁考评,都需要经过枢密院核准,兵部才能下令,而且,从此之后,枢密院专门由武人统领!”

    狄青也不是白目到无知的人。

    他以武夫的身份,出任枢密使,已经是打破了惯例,历来枢密使都是文官,也就是说,东西府都是文官说了算。

    哪怕枢密使的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人家不会替武夫说话。

    以前的夏竦,庞籍,梁适,这些人无一例外,在关键时刻,都站在了文官一边。

    与其要一个看得到吃不到的大枢密使,不如要一个能真正握在武人手里的小枢密使,虽然权力受到了削减,但是实实在在!

    而且掌握了统兵权力,日后打仗就需要从枢密院派遣武将,也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窘境。

    狄青很是满意,包拯觉得也没什么不妥。

    枢密院以后专职统兵,专心负责打仗,而原来负责统兵的三衙也进行了调整,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兵司归入枢密院,至于殿前司,仍旧直接对皇帝负责。

    ……

    这个改革方案一出,可谓是大动干戈,把大宋原有的官僚体系彻底摧毁。

    但是不可否认,这套系统比以前简单多了。

    中枢政事堂,下辖六部,负责全部政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