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66 蜂拥而至 (第1/4页)
蓝夏电影节,爆了。 非常非常意外地,爆了。 此前曾经讨论过,电影节的成功应该如何衡量? 巨星含量?媒体关注?市场销售?热门作品?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关键词,但真正的核心,还是作品—— 作品,这才是电影节真正的主角,同时也是衡量电影节地位、权威、价值、人气与关注的最重要标准。 不仅仅是最终得奖的作品,所有主竞赛单元的非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所有登陆电影节引起人们注意的作品们、引爆口碑引发讨论引起关注的作品们……它们,才是电影节的灵魂。 优秀作品越多,也就证明电影节越成功,哪怕优秀作品没有得奖也没有关系,毕竟奖项终究是有限的;只要当观众顺着电影节的展映片单去探索去寻找,持续不断挖掘到佳作,乃至于导演,这就足够。 当一届电影节结束后,第二年、第三年……第十年、第二十年,人们重新回顾那一届盛会,能够在其中找到经过时间打磨与考验的经典佳作,这才是电影节彰显价值的时刻,佳作越多,电影节的威望与口碑自然也越重,同时,奖项分量也就越闪耀。 所以,当人们关注电影节的时候,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 作品,作品,还是作品。 近年来,蔚海在全球范围影响力越来越大,归根结底就是,优秀导演和优秀作品,全部朝着蔚海聚集。 优秀作品越多,也就意味着奖项竞争越激烈,堪比华山论剑的展映名单,才是成就电影节的核心钥匙。 同理,蓝夏和塞卡的正面竞争也就集中在“首映作品片单”上,双方都在争取更多优秀作品选择自己全球首映。 蓝夏的式微,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