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95 脱胎换骨 (第2/4页)
,还有挣脱屏幕漫溢出来的血腥气息,完全符合B级电影的标签印象。 但是,“突袭”成功了,而且是大爆特爆式的成功,当时,媒体就将这场胜利称为—— “B级制作的A级电影”。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陆潜都被称为“B级电影导演”,而“死侍”才是陆潜首次执导大片,尽管依旧算不上“A级制作”,却也已经摆脱B级范围,朝着顶级大制作迈出坚实的一步。 话题,重新回到“突袭2”上。 为什么专门提及B级电影呢? 因为“突袭2”作为续集,再加上前作的影像,也依旧被认为是B级电影,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B级电影。 然而,电影上映两周,横扫千军的君临之势,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B级电影的固定印象,引发一片惊呼! “陆潜,点石成金。” “让B级电影焕发出A级电影的生命力,陆潜再次书写传奇。” “脱胎换骨,羽化登仙!‘突袭’系列揭开全新篇章。” 也许,从制作成本来看,“突袭”系列依旧是B级电影;但是,从作品质量来看,却完全是大片水准。 更重要的是,陆潜用一部又一部电影作品证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质量和预算,存在着联系,却不是必然的。 一直以来,人们对陆潜不屑一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陆潜没有执导过真正的大片,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始终在小成本范围打转,也就是小打小闹,即使是“爱人”,规模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 久而久之,“B级导演”似乎就成为一个紧箍咒,这也使得人们始终无法给予陆潜相对应的尊重和肯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