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农事伤(上) (第2/5页)
牵连甚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叁言两语能理清的。” 赵夫人放下账册,望着蕙宁,语气里带着几分苦意:“蕙宁,你是新妇,兴许会觉得我这当家做得过于宽容,或者有意留事给你处置。可这府里几十口人,事事难周全。你公公年纪大了,不愿再管这些鸡毛蒜皮,说到底,实在是顾忌太多。” 新妇当家,如烹小鲜。火候一过,便焦了,欠了又腥。 蕙宁不是不懂这个道理,正因心知火候微妙,才愈发谨慎行事。但也明白,有些事拖得越久,便越容易长出毒瘤来,届时一发不可收拾,不如痛定思痛、快刀斩乱麻,早早了结,以免后患无穷。 “麻烦也得处理。若是让这痼疾一直搁着,迟早要坏事。儿媳想着,这会儿年节刚过,府中也没什么紧要的事,不如我亲自走一趟。若只是年景不好,庄头多扣了些收成,也算不得什么大错,只提点几句便是。我只怕……这事里头不干净,怕还有别的盘根错节之处。” 赵夫人闻言,握了握她的手,掌心干涩而有力,唏嘘着:“我这些日子可能要去明王府喝喜酒,家塾那头也要亲自张罗,确实走不开。还有你大嫂身子也不好,我不放心……”赵夫人顿了顿,又道:“我让钧野陪你去。好歹他的武艺我是信的过的。你们夫妻同去,有个照应。他若不听话,你就拿我的话骂他就行。” 温钧野听说此事,自然没有推辞。他性子本就爽利,不喜拐弯抹角,最见不得旁人狐假虎威、中饱私囊。听闻庄子上可能有弊端,当即神色冷了几分,恨不得即刻便整顿得干干净净。 再者,虽然他眼里揉不得沙子,做事一向风风火火,却也愿意听蕙宁调度,未有半句怨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