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十三章 金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金狗 (第2/6页)

赚了一千多亿。随后几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到二零一九年,平均采购价格仅为每吨一百七十八美元。如果扣除二零一四年之后的通货膨胀,基本上跌到了铁矿石的生产成本价。

    有意思的是,隆盛在国内铁矿石市场上的占有率并不高。

    到二零一九年,也只有百分之十一左右,远低于三大铁矿石集团。

    只是,在隆盛加入竞争后,三大铁矿石集团失去了市场主导权。一是市场已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二是谁也不敢低估隆盛的供应能力。用外界的话来说,隆盛就是中国钢铁企业手里的王牌。

    原因很简单:隆盛一直奉行投资大于产出的经营策略。

    二零一七年,隆盛的年开采量只有实际开采能力的十分之一,而且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左右,并且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进行调整。如此一来,隆盛经营的矿山,成为了中国的“战略储备”。

    也正是如此,直到二零一九年,隆盛都处于亏损状态。

    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隆盛只是庞大的产业集团中的一部分,隆盛的亏损,让盛世平在其他领域大赚特赚。

    二零一九年,盛世平经营的矿产资源集团已经超过淡水河谷。

    更重要的是,四年里,盛世平连续收购三大铁矿石集团的股票。到二零一九年底,他持有力拓百分之十一、必和必拓百分之十四与淡水河谷百分之七的股票,成为三大铁矿石集团董事局成员。

    只要铁矿石价格起不来,再过五年,盛世平就有能力收购其中一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