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被迫停战 (第3/6页)
在战线冷却下来的时候,双方却没有利用趁机进行停战谈判,甚至没有半点谈判的意向。 显然,双方都认为有机会获得更有利的停战条件。 军队没有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不等于双方高层没有这个想法。 十一月十日,黎平寇再次飞往联合国总部,参加由英法俄召开的停战协商会议,与斯特劳斯进行非正式会晤。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反而是中美双方更希望停战。 说得简单一点,打到这个时候,第二次朝鲜战争才看到了一线结束的曙光。 只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与前几次高层会晤不同的是,这次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黎平寇手里,即只要中国愿意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国就没有理由拒绝停战。 那么,中国能在美国提出的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吗?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划定军事分界线。 在前两次非正式协商中,斯特劳斯已经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停战,因此黎平寇坚持了这个主张。 显然,现在斯特劳斯不干了。 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志愿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控制着五千平方公里的韩国国土。 对于国土面积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韩国来说,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可不是小事,而且这五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有大约一半在临川江北岸,与首尔近在咫尺,在此之前一直是韩国的军事屏障。 说得简单一点,这块土地只要在志愿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