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四十章 此消彼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此消彼涨 (第2/6页)

   事实上,就算没有电磁战的因素,日本取胜的把握也不大。

    从空中力量来看,日本有f-22a,中国也有性能先进的j-20。因为f-22j的生产线还在调试之中,产能非常低,而中国的j-20生产线早已投产,在战时能达到每月一百二十架以上的生产规模。只要持续一个月,日本的先进战斗机就将告罄,而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则能源源不断的获得新式战斗机。

    海军方面,就算“黄帝”号的作战用途非常有限,很难在东海施展手脚,中国海军也拥有日本所没有的攻击核潜艇,以及数量多得多的常规潜艇,不但能够抵消日本在大型水面战舰上拥有的优势,甚至能主宰海洋战场,让日本舰队无法进入东海,更别说与中国舰队一较高下了。

    至于地面部队,基本上没有可比性,只是东海属于海空战场,没有地面部队的舞台。

    除了这些较为直观的军力对比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即双方能够利用的前沿基地的数量。

    可以说,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这决定双方能在一场战斗中投入多少兵力。

    在冲绳岛,日本只有一处可以利用的大型空军基地与海军基地,即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与那霸海军基地。

    在极限状态下,嘉手纳空军基地最多能容纳两百架战斗机,前提是不会遭到打击。如果考虑防空,最多容纳一百二十架战斗机。如此一来,就算把邻近岛屿上的野战机场算上,日本最多能在冲绳部署两百多架战斗机,而且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