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南海战略 (第4/6页)
得直接一点,在南海周边地区作战,h-x轰炸机的意义并不大,j-20d这类作战半径在二千五百公里左右的重型战斗轰炸机更有价值。此外,空军高度重视多用途战斗机,用j-22取代j-10、fbc-1等战斗机,也与南海争端有关。 地面部队的调整就更加明显了,成立直接由总参谋部指挥的陆战队,取代陆军的两栖作战部队,就是为了增强越海进攻能力,特别是在小规模战争中,控制局部战场、特别是岛屿战场的能力。如果面向台海,应该加强两栖部队,以提高陆军的作战效率,而不是成立高度独立的陆战队。 了解这些之后,牧浩洋不得不承认,他在总参谋部工作的那几年,基本上都是在按照傅秀波的规划前进,而由他主导的海军装备研制项目,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约束,只有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项目得到了支持。 别的不说,在c2项目上,牧浩洋的主张就多次被黄峙博否决。 虽然在他离开总参谋部之前,黄峙博批准了c2项目,第一种以对地打击为主要任务的攻击性大型核动力航母开工建造,但是也主要受腾耀辉影响,而且与傅秀波制订的战略计划没有多大冲突。 原因很简单,两艘航母足以解决南海争端,c2航母将面对更为广阔的战场。 搞明白这个问题后,牧浩洋不得不承认,印巴冲突绝对是一次意外,连傅秀波都没有及时预料到。 虽然早在二零二二年,黄峙博就做出预测,印巴局势将迅速恶化,而且傅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