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全面竞赛 (第2/6页)
别是一些在地球上非常罕见的东西,比如可能成为将来可控聚变核电站主要燃料的氦3。此外,还有科学家提出,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存在可以开采的水资源,所以可以在月球上建立深空宇航中转站。 这些,绝对不是空想。 二零二零年,就有一家美国企业向国会提出,应该让航天探测商业化,即让企业获得开采太空资源的权利。按照这家企业提供的报告,如果以商业方式运作,到月球上建立资源开采中心,最多只需要四千亿美元,仅为“登陆火星”计划预算的五分之一,而商业应用前景非常光明,月球上仅氦3资源的价值就高达二十万万亿美元,足以确保人类在未来数万年内的能源供应。 除了美国,其他大国也盯上了月球。 作为航天大国,俄罗斯最先提出到月球上建立资源开采基地,还一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美国人吵着要再度登上月球后,俄罗斯联邦政府启动了登月计划,只是进展非常缓慢。 相对而言,中国的登月计划更加靠谱。 虽然在火箭技术上,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大,到二零二七年,也就搞出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四十吨的大型火箭。但是依靠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登陆月球的基本问题已经解决。 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宇航员将在二零三零年登上月球。 与美国不同,在登月行动中,中国政府并不是主导者,从一开始就让民营企业充当了领头羊。 虽然登月的政治意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