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五十六章 放长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放长线 (第4/6页)

主动轰炸日本的军事基地,如果日本战斗机不升空迎战,黄峙博也只能干瞪眼。

    至于出海作战的舰队,那就不一样了。

    黄峙博的想法很简单,如果一下把日本海上自卫队打残了,让日本当局丧失了夺回钓鱼岛的信心,很有可能临阵退缩,为了保存仅有的海上力量,被迫接受既成事实,然后把问题留到谈判中解决。

    这样一来,日本至少能够保存半数主力战舰。

    重要的不是战舰,而是日本重振舰队的信心与基础。

    显然,在决定海军命运、特别是未来二十年内发展的基础不是战舰,而是cao作战舰的海军官兵。

    建造一艘战舰,前后不过几年、即便是大型航母,前后也就十多年。

    可是要培养出足够优秀的海军官兵,至少需要两代人,前后三十年左右,而现实中往往需要五十年。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成为海军强国,前后就用了五十年。

    只有彻底消灭日本舰队,特别是cao作战舰的官兵,才能让日本在未来数十年之内,难以在海洋上向中国叫板。

    因此,就得放长线钓大鱼,给日本一点希望,让日本投入更多的海上力量。

    如此一来,就不能在战场上表现得过于积极,更不能一下打掉日本的希望。

    实际cao作中,得让日本高层相信,日本舰队有能力进入东海,更有能力挑战规模并不大的东海舰队。也就是说,得在日本舰队进入东海之后再动手,甚至得让东海舰队执行一次意义并不重大的制海作战行动,与日本舰队正面交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