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六章 舰队司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舰队司令 (第3/6页)

最大的一次海军思潮变革,即到底是坚持发展大型攻击航母、还是发展小型制海舰。美国坚持发展大型攻击航母,对正在留学深造的腾耀辉产生了很大影响。四年学成后,腾耀辉成为当时中国海军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航母派年轻军官之一。

    二十世纪八零年代,中国海军确实考虑过引进、或者建造一艘小型航母。

    根据可靠资料,当时中国海军对英国皇家海军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非常关注,一度与英国进行接触,希望购买“无敌”级航母与“海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最终因为英国要价太高,而且不肯转让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没能如愿。

    此后,在要不要航母、以及要什么航母的问题上,中国海军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

    争议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九零年代初,即前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海军才获得了拥有航母的机会。

    当时,前苏联建造的“库兹涅佐夫”级的二号舰,即1143.6号舰已经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了百分之七十,舰体基本完工,只是没有安装动力与电子设备。因为俄罗斯只愿支付未完工项目的经费,不肯花全价买下这艘航母,所以乌克兰决定进行拍卖,中国趁机买下了这艘航母。

    虽然参与竞标的是一家澳门的旅游公司,但是背景是中国总参情报三部。

    在购买“瓦良格”号航母的决策中,当时是海军上校的腾耀辉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提交给三部的技术分析报告由他起草,随后从乌克兰购买“瓦良格”号的全套设计图纸,与这份分析报告有很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