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二章 完美主义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完美主义者 (第3/6页)

给他俩各发了一把钥匙。

    打开通风系统,点上一根烟后,牧浩洋靠到床头上,拿起了情报文件。

    除了马明涛提到的,文件里没有多少“创新”内容,主要强调了一些牧浩洋早已知道的事情,比如日本海军的基本情况。

    此时的日本海军,在规模上已经不亚于中国海军。

    战略禁运开始后不久,“飞龙”级航母的第二批,即“翔鹤”号与“瑞鹤”号先后在神户与大阪下水。五月底,在提前将近半年的情况下,这两艘航母正式交付给日本海军,随后又有十多艘大型战舰相继服役。

    到此,日本海军的航母数量增加到五艘。

    至少从数量上讲,日本海军的航母实力已经不比中国海军差了。

    严格说来,应该超过了中国海军,因为在二零三五年初,舰体年龄超过五十年,在中国海军中已经服役二十多年的“黄帝”号正式转为预备役,仅用于舰载航空兵训练。虽然这艘航母有出海作战的能力,但是没有多少战斗力。如果不是战争威胁迫近,而且没有航母能够取代,“黄帝”号将在年内退役,返回造船厂拆除核动力系统,然后在大连港改建成一座海上军事博物馆。

    现在看来,“黄帝”号也就多再服役两三年而已。

    也就是说,中国海军真正能够出海作战的只有四艘航母。至少到二零三六年初,在第二批“昆仑山”级航母,即“秦岭”号与“太行山”号服役之前,中国海军的航母实力不会得到提升。

    正是如此,日本海军在五月底对部署做出了调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