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谈备战 (第4/6页)
亮仗,可是只要到了白天,就很难发起进攻,甚至难以组织有效防御。关键就是,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地面部队很难在联军的空中打击下活动。 按照志愿军的评估,如果有制空权,哪怕是有限制空权,地面部队的伤亡数字也能减少四成。 要想打好第二次战役,必须争取夺回制空权。 可惜的是,志愿军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先进战斗机。 开战前,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中,以j-10、j-11、su-27sk、su-30mkk、fbc-1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的总装备量在一千架左右,其中八百架已经调配给志愿军,剩下的两百架是保证国土防空的必要数量。 也就是说,志愿军只能依靠国内飞机制造企业。 两个月内,成飞、沈飞与西飞能生产多少战斗机? 拿成飞的j-10来说,即便两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月产量也不会超过两百架。战前,成飞只有一条j-10的生产线,而且长期维持在基本运转状态,即在保证基本产线工人的条件下所达到的最低产能,大概月产量只有五架,即便加班加点,月产量最多达到十架。要想提高产线产能,首先得招聘更多的工人,然后得对工人进行基本培训,至于建造第二条战斗机生产线,更需要时间,肯定无法在两个月内让生产线达到最大产能。在战争动员下,也需要大概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实现,而中国没有进行战争动员,也不可能进行战争动员,提高军事产能自然更加困难。 j-10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