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理智决策 (第5/6页)
博茨曼不是笨蛋,如果反击局限在战术层面上,联军将永远失去取胜的机会。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在开城消耗了太多的兵力,最好的结果就是退回三八线,顶住志愿军的第三次进攻,然后与志愿军签署停战协议。 林德伯格把博茨曼派往韩国,绝对不是让他稳住战线。 总统能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增兵决定,而且一口气派了四个师来,还答应尽快重建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就是希望能够挽回败局,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志愿军签署停战协议。 退回三八线,能算有利吗? 问题是,除了强攻开城,还有别的选择吗? 志愿军已经严阵以待,就等美军打上门去,如果美军不发动进攻,到十一月中旬,随着志愿军的七个集团军恢复完备的战斗力,肯定会发起第三次战役,而且是在整条三八线上发动战略进攻。 打到这个时候,博茨曼有两个选择,一是主动进攻,二是等着志愿军打过来。 也就在联军即将发动反击的时候,博茨曼做出了最理智,也是最正确的决定:让部队留在进攻阵地上。 当时,离联军计划的进攻发起时间不到四个小时了。 在博茨曼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时,所有参与进攻的部队都已进入进攻阵地,炮兵已经在为火力打击做准备,航空兵也即将出动。 当博茨曼下令停止进攻时,连皮特都不大理解。 要知道,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联军不能赶在十一月上旬发起进攻,志愿军就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